2018-09-21
我國化肥施用現狀
畝均施用量偏高,我國農作物畝均化肥施用量21.9公斤,是美國的2.6倍,歐盟的2.5倍。施肥不均勻,地區差異大,果樹、蔬菜過量施肥比較普遍。有機肥資源利用率低,畜禽糞便養分還田率為50%左右,農作物秸稈養分還田率為35%左右。施肥結構不合理,氮肥偏多,鉀肥比例偏低。
不合理施肥導致耕地質量退化
1
基礎地力低下。由于長期過量施用化肥,導致我國三大糧食作物平均地力貢獻率只有52%,比歐美國家低近20個百分點。
2
土壤養分失衡。全國耕地質量監測顯示,由于長期不合理施用化肥,全國土壤有效磷增加趨勢較為明顯;土壤全氮及速效鉀含量稍有所增加,但區域間差別明顯,如西北地區有效磷含量下降,西南區域全氮含量下降。
3
耕地土壤板結酸化。南方各省土壤酸化越來越嚴重,20年間土壤PH值一般下降0.2-1.2個單位,平均下降0.5-0.6個單位。
4
局部重金屬超標。全國土壤總超標率達16.1%。
化肥零增長具體實施細節
總體思路
樹立增產施肥、經濟施肥、環保施肥理念,依靠科技進步,加快轉變施肥方式,深入推進科學施肥,開展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,增加有機肥資源利用,減少不合理化肥投入,加強宣傳培訓和肥料使用管理,走高產高效、優質環保、可持續發展之路,促進糧食增產、農民增收和生態環境安全。
目標任務
到2020年化肥用量增幅為0,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到戶率達到90%,畜禽糞便養分還田率達到60%,農作物秸稈養分還田率達到60%,機械施肥占比達到40%。
技術路徑
推進精準施肥,調整化肥施用結構,改進施肥方式,有機肥替代化肥,即“精、調、改、替”。
重點工作
推進測土配方施肥,拓展實施范圍,強化農企對接,創新服務機制。推進施肥方式轉變,推進機械施肥,推廣水肥一體化和適期施肥技術。推進新肥料新技術應用,加強技術研發,加快新產品推廣,集成推廣高效施肥技術模式。推進有機肥資源利用,推進秸稈養分還田,因地制宜種植綠肥。穩步提升耕地質量,改良土壤、培肥地力、控污修復、治理鹽堿、改造中低產田,普遍提高耕地地力等級。爭取到2020年,耕地基礎地力提高0.5個等級以上,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0.2個百分點。促使耕地酸化、鹽漬化、污染等因不合理施肥問題得到有效控制,提升耕地土壤健康水平。
黑龍江實力肥料批發